跳到主要內容

夏之謎底(一):端午.粽子



        炎炎夏日,一提到端午節,大家會聯想到什麼?是先想起要吃粽子,緊接著挑起南、北粽的戰爭?還是會想起,小的時候戴過各種卡通圖案的香包?還是覺得屈原真的是可以下去領五百了呢?不管如何,端午節作為中華文化中的四大節日之一,的確有許多值得令人深入了解的地方。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而在夏天這個炎熱的季節,端午節是要慶祝什麼呢?事實上,端午節的起源一開始是和兩件事有關:「夏季驅離瘟神」、「祭龍」。

       五月,在仲夏的時節太陽高掛,天氣非常的炎熱,而五月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的好天氣之日,所以五月初五被稱爲端午節。然而,五月卻被認為是「惡月」,因為在這個時節也是蚊蟲、蒼蠅最容易孳生的時節,再者傳染病也很容易發生。「五月五日」陽光最為熾熱,百毒齊出,這天更是惡日之最,是一年中最不吉利的日子,因此要預防疫病、避邪。 




       人們便會在端午節的時候,用各種植物如: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山丹來去除各種毒害。特別是我們熟悉的「艾草與菖蒲」,前者有「招百福」的象徵,插在門口可使主人身體健康;後者則是天中五瑞之首,象徵驅除不祥的寶劍,葉片呈劍型,插在門口可以避邪。因此人們會在家門口掛幾株艾草與菖蒲用來驅病、防蚊、辟邪。



       在「祭龍」方面,最初是因為南方的百越民族以「龍」為圖騰,認為自己是龍的傳人,於是在每年五月初五舉行「祭圖騰儀式」,以求來年風調雨順、大豐收。而「祭圖騰儀式」便是以「龍」作為船型,以競速渡河的形式舉行祭祀。而划龍舟也有送走災邪之意,所以當然是越快越好。由此可知,這便是後來我們所熟知的「划龍舟競賽」的習俗起源。

說到這裡,大家所期待的主角怎麼還沒出現? 

不急不急,我們接著要說的便是關於端午的傳說。 

端午的傳說


       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農曆五月初五抱石跳汨羅江自盡,統治者爲樹立忠君愛國標簽將端午作爲紀念屈原的節日。人們就以竹筒裝米投進水中祭屈原,後又以龍害怕的「五色絲」包食物,以避免原本要給屈原的食物被龍吃掉。

       亦有說端午是紀念春秋時期楚國人伍子胥。伍子胥所輔佐的吳國夫差,因受讒言賜死伍子胥。伍子胥的建言不但未被接受,反而還被賜死,因而在自殺前留下遺言,希望能把他的眼睛挖出來掛在城門上,好看著越軍滅掉吳國。

       吳國夫差聽了非常生氣,便下達命令:「以皮革包裹伍子胥屍體,在五月五日投入大江。」此後,吳地人傳說伍子胥因而化為河神,故於端午節祭拜伍子胥,粽子也是奉獻給伍子胥的祭品。

       除了屈原、伍子胥之外還有東漢的孝女曹娥投江等傳說故事。但是這些傳說故事的共通點在於,這些主角都會因為各種原因,所以最後都會死於江中,而後人也會為了紀念他們,給他們吃:「粽子」。

       但是仔細想想,我們過端午節吃粽子,除了拿去祭拜祖先之外,自己吃都不夠了,哪還會投江去分屈原、伍子胥還是曹娥吃呢?


       所以話說,端午到底為甚麼要吃「粽子」? 

周處《風土記》云:
「仲夏端五…俗重五日,與夏至同。先節一日,又以菰葉裹粘米,以粟棗灰汁煑令熟,節日啖。…黏米一名粳,一曰角黍,蓋取陰陽尚包裹未分散之象也。」 

       「角黍」這種以菰葉裹粘米,用灰汁煮熟的食物,就是粽子的原形。角黍的形狀、內在很像陰陽仍處於混沌一團,尚未分開的狀態。

       因為端午、夏至正是北半球日照最盛之時,陽氣來到頂點,但當陽氣一旦過了夏至的顛峰便要開始消退,同時陰氣也蠢蠢欲動。然而,在這樣的時節裡,陰陽激烈相爭,會使得仲夏時期顯得生死交關。

       人們為了不讓「陰陽氣相爭」造成宇宙人事的失調,便藉著粽子的陰陽包裹之象來模擬維持宇宙及體內陰陽氣之間的平衡。

同場加映

肉粽可以送人吃嗎?


       送人粽子會被視為不好的兆頭,人們認為是在詛咒人家家裡會有喪事。所以在互贈粽子時,要把繩結剪斷,不可成串送人。

       會有這樣的禮俗是因為,舊時台灣民俗中「送粽子」與「死亡」有所連結。在農業社會時期,若是有人家裡有辦喪事,喪家因為居喪不能過節,於是過年不炊甜粿,端午也不綁粽。此時親友為表慰問之意,就會應時致贈甜粿或粽子給喪家。

粽子除了端午,也在這時候吃!


       相信大家在大考前夕,學校必定會發放「高中」的祝福給各位考生。那便是:「包子加肉粽」的黃金組合,取其諧音則是希望學生能夠順利考取心目中的理想學校。

       總結而言,在「粽」橫千年之後,有些習俗、傳說故事,鑲嵌在夏季,給予端午節更不凡的意義。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春之謎底(二):清明.草仔粿

四月,回憶與緬懷的季節。 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五個節氣。在這一天中,除了緬懷逝去的親人,替先人掃墓之外,祭拜先祖時,一定少不了這一項食物,那就是 — 草仔粿。 「草仔粿」,顧名思義,就是用草製作的粿類,它是清明節掃墓祭祀時常見的米製食物,故又稱「清明粿」。祭拜新墳時,為了表示對親人的哀思或祝福,會用鼠麴草、艾草等可食用的草類,摻入米中磨做粿,因此也被稱為「鼠麴粿」、「艾草粿」,在外觀上會呈現草綠色、墨綠色或黑褐色。 此外,草仔粿的別稱非常的多,如鹹龜粿、鼠麴粿、艾草粿、青草粿、草粿等,而在客家人中,他們稱草仔粿為「艾粄」,在台灣北部則大多被稱為「刺殼粿」,其較鄉下的地方則被戲稱為「牛屎粿」。 「粿」與「貴」 草仔粿與清明的淵源 草仔粿的起源,其實與寒食節有關,由於寒食節通常是冬至後的第 105 日,剛好大約在清明節前一、二天,長此以往下來,人們便將這兩個節日的習俗結合在一起,也開始在清明節吃起寒食。由於草仔粿只要事先將煮過的內餡用麵團包起來,蒸熟後就可以放上好幾天,因此逐漸成為清明節的代表食物。 此外,傳統草仔粿會在表面上印製龜模,其意義與涵義是希望子孫繁榮,並保佑子孫做生意能夠賺大錢。同時,再加上台語的「粿」和「貴」同音,在外型上又與墓園相似,所以草仔粿也被稱為「培墓粿」,有「拜粿有傢伙 ( 財產 ) 」之含義。 草仔粿的外皮軟 Q ,以糯米粉摻入鼠麴草或者艾草,製成外皮,帶著淡淡鼠麴草或艾草的清香,而內餡則因各家口味不同而異,最常見的有包碎豬肉、蝦米、蘿蔔絲乾等餡,味道偏鹹;不過也有味道偏甜、入口甜糯細膩,內裡包紅豆餡的草仔粿,這剛好與中國清明節的飲食有關。 清明時節.青團綠 在中國蘇州一帶,有與「草仔粿」相似的食物,他們稱為「青團」,或是「青糰子」,青團的內餡大多採用紅豆沙,也有花生、芝麻、肉鬆、蛋黃豆沙、梅乾菜、黑棗、桃仁等餡,外觀上相比「草仔粿」顯得較為圓潤,呈現像團子一樣的形狀,又因是草綠色的,故稱為「青團」。 在清明節吃青團是中國南方一帶的傳統習俗。這種用草頭汁做成的綠色糕點,是用艾草的汁拌進糯米粉內,再包裹進豆沙餡或芝麻所製成的,在口感上不甜不膩,卻帶有清淡的青草香氣。 清代大美食家袁枚筆下曾這樣描寫青團:  「搗青草為汁,和粉為團,色如碧

春之謎底(一):清明.潤餅

        春日的溫暖與明媚,映照著細雨綿綿的時刻。除了期待連續假期之外,更有重要的節日─清明節。         提及清明節,人們能想到的是春天要出門踏青、不開伙所以吃生冷的食物,以及最重要的祭祖、掃墓的一系列習俗。但其實,現今的清明節已包含農曆三月三日的上巳節和寒食節,最初的「清明」只是象徵著「春分」的節氣。         祭祀對於我們的重要性在於,能夠表達對祖先的感恩、紓發其懷念的心情,更重要的是,節日能夠凝聚家族間的向心力。當家人們因為重視祭祀、懷念祖先這件事而聚集在一起,它便不單單只是一個需要遵守的節日,而是人們賦予其意義並共同創造回憶的節日。 潤餅.前世今生         飲食時常是與記憶、情感連結而生的。在清明時節,人們因為祭祀的需求飲食需以方便為主,所以「潤餅」因而產生。除了為了祭祀人的需求之外,「潤餅」也是為求方便的祭品之一:         據說在太平天國時,當時閩南泉、漳地區,因捻匪作亂,兵荒馬亂之際,哪來的時間準備祭品祭祀祖?於是,將所有的食物放入麵皮中,以此當成祭墓的食物。         而潤餅最大的特色,除了方便之外,在我們既定印象中,清明只能吃冷食,「潤餅」也成為我們飲食的好選擇。         吃冷食,原自於寒食節的傳統。而寒食節的傳說:         相傳寒食節,是介之推的忌日。介之推為了不讓晉文公找到,寧可被火燒死,也不願下山。晉文公後悔介之推死於回祿之災,下令將介之推的忌日定為寒食節,不許民眾開火煮飯,只能喫冷食、涼拌食品,以此作為紀念。         在介紹完「潤餅」的緣由後,緊接著要介紹的是潤餅的「內容物」。         在潤餅中的餡料,在現代社會中,常見的不外乎:高麗菜絲、胡蘿蔔絲、韭菜段、紅蘿蔔絲、豆芽菜、菜甫等蔬菜及豆腐絲、豆乾絲、肉絲、蛋絲、蝦米,再灑上花生粉。有的地方也會因口味的不同,添加油麵,或是口味偏甜,會再加上糖粉。但在傳統的潤餅內餡中,主要的是以蔬菜為主,像是蒜苗、韭菜等當令食材,因具有刺激性,食之不僅止於味蕾上的享受,更能夠增加「陽氣」,使自己身體暖和起來,         但其實,吃潤餅的習俗,也不一定和清明有關。 社甫有句詩:「春日春盤細生菜」。 《四時寶鏡》中也提到:「立春日,食蘆菔、春餅、生菜

秋之謎題(一):巧出餅師心,貌得嬋娟月

夜色漸濃,一輪明月在秋夜裡蘊藏著情思,所謂花好月圓盼團圓…  此刻,是誰在思念著誰? 聽說思念就像秋夜裡的夜空,飄渺而無聲。 涼涼的秋風輕拂,每年的這一個秋夜,都是適合賞月的夜晚,人們常望著天上的明月而泛起了相思,彷彿將心中的思念寄託在風中,傾訴著自身的心意。 一個老人坐在庭院中,獨自欣賞著外頭的景色,在搖椅上輕輕地晃動著,今夜只有他一個人。 一旁的木桌上擺了一盒糕點,那是他住在國外的兒子寄回來的賀禮,他咬了一口糕餅,桂花與芝麻的香氣交織在一起,彷彿看見了當年漢代的湯官在御膳房裡揉著麵團,包著餡料兒。 巧製如白緞般的內盒,與纏繞花紋的紅綾外蓋,所包藏著的是滿滿的思念。 大口咬下的糕餅雖缺了一角,但就像天上的月光一樣,流光粼粼。 團圓的日子就在今夜,老人心想:若能與他的兒子一起賞月,吃著糕餅,即使人間已經沒有了當年漢代的餅師家,也不會像今夜一樣,獨自一人在庭院裡與月光陪伴。 孤單的背影與月光相互依偎,在這個蕭瑟的季節裡,那一盒的糕點是僅留的牽掛。 改寫自《全臺詩》中,鄭家珍的七言律詩:  桂花香裏雜胡麻,漢代湯官巧製誇。  練白猶疑飄素影,綾紅也似吐清華。  齧來蛟口邊曾缺,照徹蟾光色有加。  我願團圓同此夕,人間無復餅師家。 (猜一時令飲食)